在技术新时代保持领先的竞争,正迅速将各国卷入一场围绕稀土元素的争夺战,这一趋势从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清晰可见。如今,世界的竞争已不再仅仅取决于谁更强大,而是转向谁能掌控稀土资源,从而在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国家安全领域占据优势。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稀土元素成为确立全球主导地位的关键。
最近的例子颇具代表性。美国作为俄乌战争停战和平谈判的主要推动者,明确表达了与乌克兰签订稀土元素协议的兴趣。虽然这一协议尚未达成,但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正以结束这场已持续三年的战争为筹码,提出开发乌克兰自然资源的条件。同样,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对购买格陵兰岛表现出浓厚兴趣,这背后与其丰富的资源储备密切相关。这不禁令人发问:为何美国对稀土元素的关注如此强烈?美国阿斯彭研究所发布的《美国稀土元素当前政策与国会期待因素》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形势的快速变化,美国面临着一个战略目标,即负责任、可持续地增加稀土元素的供应。”
与此同时,中国已在技术领域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多年来,美国凭借技术优势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扮演协调者角色,但如今这一地位正受到挑战。例如,美国引以为傲的苹果和特斯拉,如今面临来自华为和比亚迪等中国企业的强劲竞争,而这仅仅是技术领域角逐的一个缩影。从每日更新的证券交易数据、股市动态及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看,中国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
这种优势的秘密在于稀土元素的力量。全球约40%的稀土资源位于中国,中国单独供应了全球70%的稀土产量,同时消费全球总产量的60%左右。为巩固这一地位,中国政府关闭了许多小型稀土工厂,并出台政策支持稀土产业的发展。作为蒙古国的南方邻国,中国还通过出口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矿业公司成本,使其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因此,对于正与中国进行贸易战的美国而言,无论是推动技术进步还是强化国防安全,控制稀土金属产业已成为一项必要且紧迫的战略。
截至2022年,美国政府已将50种矿物列为对经济至关重要的“关键矿物”。随着全球向新能源体系转型,清洁能源技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激增。矿物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可能导致供应短缺。而中国在稀土元素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当前贸易战背景下,显然对美国构成了显著的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为此,美国明确表示,将通过确保稀土资源供应来增强经济实力并抵消中国的影响。
尽管被称为“稀土元素”,这些稀有金属却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价值正日益凸显。它们不仅用于手机和电脑的锂电池,还在核能、核武器生产等影响国家安全的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美国国内研究机构强调,稀土元素的开采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更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对于蒙古国而言,将稀土元素视为仅由大国博弈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自身的机会。《远景2050》明确提出,要加快稀土元素的勘探研究。政府行动计划中也包括“通过加大对高科技原材料(如稀土元素、贵重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合金金属、非金属矿产及石油)的勘探投资,增加矿产资源储备”。从国家未来利益出发,针对备受争议的哈勒赞布勒格泰矿床开发问题,既然大国都在积极制定政策争夺这一领域,为何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专家指出,哈勒赞布勒格泰矿床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之一。蒙古科技大学地质与矿业学院教师研究员扎尔嘎楞博士曾在几年前的报告中指出:“哈勒赞布勒格泰矿床登记储量达14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1.1%,是重稀土元素需求量最大的矿床之一。”其储量足以跻身世界大型矿床之列。
如今,胜者不再是最强大的国家,而是那些能将资源转化为财富并提升其价值的国家。全球对稀土元素的需求正快速增长,价格已飙升至历史高点。自然资源若仅停留在地下而未被开发利用,不过是泥土罢了。只有创造条件加以利用并提升其价值,才能真正转化为财富。因此,对于蒙古国来说,不必畏惧身处两大国之间的敏感地理位置,而应适度将土地资源纳入经济循环。这不仅能确保国家安全,减少对单一国家的经济依赖,还能在全球稀土竞争中,至少成为一个重要参与者,而非局外人。
在这场新技术时代的竞争中,稀土元素的地缘政治意义已超越传统资源范畴,成为大国博弈和国家发展的核心变量。蒙古国若能抓住机遇,或许能在这一“游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