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总理直属应急指挥部召开第九次会议,专题研究乌兰巴托市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讨论了国家减少空气污染委员会工作进展、中小学生出行问题、能源与供热保障项目,以及“匈奴城”基础设施和社会建设项目的投资。
国家减少空气污染委员会正完善相关法律环境,计划淘汰乌兰巴托市2300多家企业使用的原煤燃料。议员劳布桑扎布策强调,应重视降低热能流失的政策措施。
政府宣布2026年为“教育年”,将系统解决教育质量、覆盖面、教师资源与能力提升、课程改革等问题,并结合缓解城市中心压力和乌兰巴托结构性难题的政策推进。乌兰巴托54.7%的道路拥堵由中小学生通勤引发。全市150所学校有307,292名学生,集中在市中心,每天约168,000名学生和7844名教师跨区通勤。为此,教育部与市政府计划在人口密集的新建居民区建设幼儿园和小学。
根据预算,2025年将新建25所学校,2026年在棚户区新建29所,2027年再建28所,旨在缓解学校过载、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师配置,减少学生跨区流动,降低交通压力。此外,建议重新规划高等教育机构布局,评估其对交通的影响,与“十四个卫星城”和《2040年首都总体规划》协调。
总理鲁·奥云额尔登强调,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问题,2026年将聚焦教育质量、普及度和人力资源,彻底取消双班、三班教学制,整合建设与投资规划,并在政府会议统一汇报。
应急指挥部已确定首都重点项目优先级,明确投资与融资方案,建立道路交通统一电子监控和登记系统,推动问题整合解决。会议对部分机构和负责人履职不力提出警告,要求更高效、富有创造性地工作,并将加强问责机制。